說起臺灣古都,腦中總會浮現臺南的老街巷,或大稻埕古色古香的連棟式街屋,鮮少人知道其實新竹也是一座三百年歷史的老城。每逢過年,我總會和媽媽回到新竹的娘家,逛逛城隍廟、品嘗廟口肉圓等道地小吃,卻未曾真正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。為了更瞭解這裡,我鑽進大街小巷,想像自己回到新竹的燦爛時代。
北門大街是新竹最早發展的商業區,在清朝、日據時期都是極為重要的街區,也是歷史悠久的生活雜貨街。當時從生活用品、在地小吃到壽衣棺材,都可以在此購買,因此有「生老病死一條街」的封號。雖然現在已然有了不同的面貌,但還是能從交錯於現代建築旁,僅存的閩南式紅磚房、仿巴洛克式建築中,想像當初的繁華。而北門大街之所以會如此熱鬧,正是因為它銜接了新竹兩大廟宇:長和宮和城隍廟。有著近三百年歷史的長和宮,最初是由官方和商人聯合經營的媽祖廟,當時的商人們以類似「神明會」(註)的團體運作,將這裡作為商討事情的地點,成了新竹商業的起源。
來參拜的人祈求平安,也尋求健康。過去因醫療技術不發達,如遇災害病痛,人們會來此抽一支「藥籤」,再到附近中藥行領藥,帶動街區中藥產業的聚集。時移世異,中藥行雖逐漸沒落,卻也有店鋪選擇轉型,由世代傳承的老闆帶領,讓旅客體驗抓藥,認識藥材和配藥過程,將傳統延續下來。
而同樣香火鼎盛的城隍廟,周邊則是聚集了各式小吃攤販,這裡是昔日年輕男女的約會地點。一對對戀人結婚生子之後,再帶著一家大小前來打牙祭。廟口小吃攤隨著人潮越開越多,成為街坊代代相傳的老滋味。
註:信奉同一個神明的組織團體。
完整作品請見:《小日子》No.73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