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人物訪談】詩人陳繁齊

作家相片: 吳亭諺 Amy Wu吳亭諺 Amy Wu

已更新:2021年1月9日




我喜歡雨天,尤其是夜深人靜的夜晚,聽著窗外的雨聲滴滴答答,彷彿空間裡只有我,很自在、很放鬆。喜歡雨天,是因為它曾陪我度過最糟的日子,也曾看過我重建後的樣貌。無論發生什麼事,雨天永遠始終如一,就像寫詩一樣,讓人有種被溫柔包覆的安全感,也紓解了那些說不出口的憂慮。


開始寫作是國小的時候,媽媽買了日記本,要我記錄下每一天。年紀尚小的我,對生活的感受不多,為了寫日記,我在平淡的日子努力挖掘,逐漸養成檢視生活及寫作的習慣。


幾年之後,無名小站、臉書、IG 等社群網站陸續出現,我的寫作媒介也從日記本變成網路平臺。不過每篇文章要寫成結構完整的散文並不容易,於是我開始嘗試較為片斷的文字書寫,反而有著類似詩的樣貌。後來發現,不同文體對我來說有不一樣的抒發功能,像是散文可以在需要詳述人、事、物與情節時使用;若是想述說較瑣碎、祕密的話語,就用詩處理。


雖然喜歡寫詩,但大學時,因為在新詩課程中,自己的作品未能獲得正確的解讀,得到不理想的成績,覺得生氣、沮喪,甚至打算放棄寫詩,即便寫了,也不願再與人分享。直到大學畢業後,有次為了賺取 P 幣(註),試著把我的詩〈到遠方去〉貼在 PTT 詩版上,結果意外得到迴響。


這件事讓我重新審視,大家對於詩的喜好、認知,以及整個現代詩的生態,才開始去讀像是任明信、林婉瑜等詩人的作品,發現詩是很主觀的,或許可以再嘗試看看。就像作家羅蘭巴特曾說,文字是種符號,和所指事物的關係並不緊密,需要倚靠個人經驗產生聯想。我覺得閱讀文章,就像一個解碼的過程,作者只是提供一個聯想的管道,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閱讀。



註:PTT 上的虛擬貨幣。




完整作品請見:《小日子》No.74

10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© 2023 by Jessica Priston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